溫州市信息化戰略2015年實施方案出臺 | |||
|
|||
溫州網訊 勞動密集型企業如何破解用工荒?傳統企業如何提升產品附加值?記者近日從剛下發的《溫州市信息化戰略2015年實施方案》獲悉,作為衡量地區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指標,去年我市“兩化”融合指數達到66.65,居全省中上水平,今年我市力爭“兩化”融合指數達68以上。 “兩化”融合是指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深度結合。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推進,我市工業經濟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。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相關負責人認為,要破解這些難題,必須用新一輪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生產和管理模式,實施“兩化”深度融合,進一步推動我市工業產業的智慧化發展。
如何謀好“兩化”融合深度文章,《方案》從“電商換市”、“機器換人”、企業創新、平臺搭建這四方面,明確了今年我市“兩化”融合的路徑和任務。 在“電商換市”方面,規定今年力爭工業和商貿服務業電子商務普及率達50%以上,網絡零售額要達到990億元,居民網上消費額達到570億元,同比增長30%以上。 在“機器換人”方面,我市著力克服勞動力成本制約難題。去年,我市就有瑞明等8個項目列入省級示范項目,獲得國家、省級補助2400萬元;全市技術改造投資541.84億元,同比增長56.1%,增速居全省首位。《方案》提出今年實施全市“機器換人”示范項目100項以上,力爭全市零土地技改投資達到230億元以上。 在企業技術創新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,未來我市將不斷出臺政策,通過產業技術中心、產業技術聯盟等創新平臺加速企業轉型升級。據悉,目前我市已培育建設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5家、省級69家、市級213家,組織實施“雙百新產品新裝備開發計劃”,每年開發智能新產品和智能新機器100臺以上。 在平臺建設方面,《方案》提出,今年要抓好園區信息化頂層設計,圍繞示范小微園建設,完善小微園光纖、4G、WIFI等網絡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和企業管理、電子商務等云服務推廣應用,力爭建成示范小微園實現4G和WIFI全覆蓋,光纖“千兆到園”。 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我市將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繼續發力,加快城市管理、市場監管、環境監測、應急保障等領域管理智慧化步伐,并啟動智慧環保、智慧海洋、智慧水鄉、云警務等項目建設,完成智慧城管一期、智慧住建一期、智慧交通等項目建設,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并惠及更多百姓。 |
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