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州重點扶持生命健康產業 建度假式養老服務基地 | |||
|
|||
溫州網訊 溫州生命健康產業將迎來發展的“春天”。近日,溫州市政府印發《溫州市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規劃(2014-2020年)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。在未來幾年時間里,溫州將重點培育扶持生命健康產業,引進一批著名企業和重大項目,培育出一批規模大、發展前景好的龍頭企業,將生命健康產業打造成為一大支柱產業,其中,重點就是充分釋放養老產業潛能,讓更多的人老有所養。 養老院床位半數將姓“民”
“目前養老服務業是以公益性為主的行業,前期投入大,利潤率不高,回收周期長,但又是個社會需求很大的行業。”鹿城區民政局負責機構養老工作人員黃高偉介紹,目前,鹿城區共有25家養老機構,公辦的只有一家。24家民辦養老院基本上是在2000年左右建成,雖然入住率達到75%,有的出現一床難求。但總的來說設施相對陳舊,中、高檔養老院數量不夠。黃高偉說,如果能有更多資金投入,在服務方面能夠更好滿足市民要求,那更多的人會選擇社會養老。 如何讓更多的人老有所養?《規劃》指出,我市將探索多樣化公益養老服務模式、構建多層次市場化養老服務體系、打造高端人群度假式養老服務基地,力爭到2016年,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床位占比達到25%,社會資本舉辦養老機構的床位比達到50%。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,黃高偉認為,當前市里對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業的扶持政策很給力,對有自有產權且自建的養老機構每張床位每年給予3000元的補貼,同時,本著“非禁即入”,以合作、合資、獨資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機構。 如果有閑置的企業廠房、商業設施農村集體房屋等,我市在土地規劃、稅費優惠、財政補獎、投資權益等方面全面“發力”,鼓勵對其進行整合改造,用于養老服務。 居家養老“醫養”結合 由于行動不便,再加上子女忙于工作,甌海區景山街道80歲的李圣加老人一日三餐全是保姆照料。 讓子女糾結的倒不是溫飽問題,一旦老人得個急病,子女趕到家又要送老人上醫院,來回折騰不說,就怕耽誤就診時間。如果家里能安裝一個呼叫鍵,連著社區醫院,生個病一按鍵,醫生能在最短時間內出現在面前,那該多好。 隨著《規劃》出臺后,這樣的設想很快就能變現實。 按照規劃,未來我市養老將會走“醫養”結合的路子。也就是說,將鼓勵更多的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、社區和居民家庭。市民不用去大醫院,在家門口可實現健康醫療和保健。 我市將重點發展以個人健康狀況的檢查監測、評估咨詢、惡性疾患篩查與控制、個人健康維護與支持、個人養生與保健、個人健康顧問、個人健康指導、導醫導藥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個性化健康管理。 同時,我市將拓展養老服務范圍和內容,建設一批設施齊全、功能完善、形式多樣、滿足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的供養型、頤養型、護理型和臨終關懷型養老機構;發展老年保健、老年娛樂、老年體育、老年文化、緊急呼叫和安全援助等服務,以社區為依托,以家庭為紐帶,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化、高標準、全方位、一站式的社區居家養老護理服務。 打造度假式養老服務基地 我市發展養老產業不僅有資本優勢,更有自然資源優勢。 規劃提出,為滿足一部分高消費的群體對個性化養老的需求,未來將發揮我市自然生態環境和文化資源底蘊的優勢,重點在改造好的山地、濕地公園周圍以及生態環境優美的區域,將以養老地產模式,吸引社會資本投資,興建一批老年公寓、養老城、老年農莊、特色生態老年休閑區,并鼓勵發展連鎖型度假式養老服務基地。 其中,重點在改造好的山地、濕地公園周圍以及生態環境優美的區域,以養老地產模式,吸引社會資本投資,興建一批老年公寓、養老城、老年農莊、特色生態老年休閑區,為老年人提供候鳥式度假養老服務,打造國家度假式養老服務消費洼地和示范區。 同時,鼓勵在全國乃至國外適宜養老的城市,發展連鎖性度假式養老服務基地,構建集老年旅游、老年觀光、老年養生、老年保健、老年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度假式養老服務網絡。引進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養老綜合體品牌,建設國家標準的養老綜合體和區域運營中心或區域總部。 |
|||